|
|
a、工序控制程序
生产部按《生产计划控制程序》 制订生产计划,并在实施中跟踪核实。
技术部负责按《设备管理和维修控制程序》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,使水、电、气确保供给,生产环境处于完好受控状态。
生产部按《工装模具控制程序》对模具进行工装维修、保养、点检。
质检部按《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》对原材料和外购件进行检验,对成品和半成品按《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》、《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》和《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》进行有效控制。
b、生产加工流程
操作人员必须按有关技术文件工作,上班前对设备和工装模具进行点检,工作中进行自检,自检记录在各工序的《质量跟踪卡中》。
巡回检验员通常必须每两个小时对成品进行一次确认,如有员工不遵守工艺要求的情况出现,有权提出停产,并和有关负责人联系实施整改,并认真填写每班的《巡回检查记录表》。
在生产中的包装、入库和搬运应严格按《搬运、储存、包装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》进行。
工序中产品的标识按《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》进行。
工序中不合格品按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进行。
工序中的文件按《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》和《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》进行控制。
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按《培训控制程序》进行。
工序中的质量记录和统计技术按《质量记录控制程序》和《统计技术选定程序》进行。
c、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
生产材料到货时,由仓管人员进行点收,并将生产材料放置于待验区域或挂上“待验品”牌。
免检品的验收
仓管人员填写《收料单》,送质检部进货检验员签收。进货检验员对免检品进行验证,并对质量单、合格证、数量及外包装等进行检验。免检品判定合格,进货检验员在《收料单》上盖“合格”印,并通知仓管人员进行入库作业。
免检品判定不良时,按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进行作业。
检验品的验收
仓管人员填写《收料单》,送质检部进货检验员签收。进货检验员按检验规范执行,对生产材料进行检验并完成质量记录。生产材料判定合格,进货检验员在《收料单》上盖“合格”印,并通知仓管人员进行入库作业。生产材料判定不良时,按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进行作业。
特殊情况下的紧急放行
当原材料、外协件、外购件进入公司后,还未检验和试验,而生产急需时,可以采取紧急放行。业务人员填写《紧急放行申请单》,报告质检部门经理批准。
对紧急放行的原材料,进货质检员应贴“紧急放行品”单,工厂对紧急放行的原材料作好监控管理。原材料紧急放行的同时,按以上规定进行送检检验,原材料判定合格,进货检验员将“紧急放行单”收回,加盖“合格”印。如果判定不良,进货质检员立即放行《停用通知单》报质检部经理审批后,发放至各相关部门,将材料停止使用。业务人员将紧急放行的材料及完成品全部收回,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域内,按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进行作业。
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
首件检验
作业者生产的批量产品的首件和换工装模具后的首件,经自检后,必须交巡检员进行检验,确认合格后,才可以开始批量生产,巡检员将结果记录在《巡回检查记录表》上。
巡回检查
在巡回检查时,巡检员要认真对工序进行监控,如发现问题,就及时指导作业者或联系有关部门加以纠正以避免发生不合格品。
在巡检员发现批量产品不合格时,应及时通知作业者及组长,并一起分析产生的原因,以便采取纠正措施,并按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进行处理。
质检部门进行巡查时,按照有关检验规范进行。
生产部门作业者在批量生产时,对产品进行自检,并在批量生产结束时,将产品整齐的堆放在指定区域,作业者填写《生产日报表》
根据检验情况,检验员将检验后的产品,按“合格品”、“不合格品”,分别放置于不同区域,并做好标识。
检验后的产品处理:
1、判定为“合格品”,则产品可以转序。
2、判定为“不合格品”,则按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进行处理。
d、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
抽样检查
质检部检验员对于工序加工完毕的产品,按《零件检验规范》的要求进行抽样检查,检查结果记录在《零部件质量检验记录》上,判定合格的盖上“合格”印
涂装检查
质检部检验员按照《特殊工序控制程序》对涂装产品进行检查。
捆包检查
质检部检验员按照涂装工艺所规定的要求,对合格产品进行检查,进行“合格”、“不合格”的判定,并填写《捆包清单》,作为质量记录保存。
包装者将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捆包,并在外包装上写明客户名称、产品规格的标记,将不合格的产品返工。
检验员的名录
检验员必须经过培训,由质检部经理对达到上岗要求的检验员进行认定和登录在《检验员名单》上。
检验和试验的承认
只有由质检部经理认定了的最终检验员检查后的产品才能出厂
上述检查中,发现不合格产品的时候,按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进行处理。
库内到期的产品,按最终检查方法进行再次检查。
e、产品安装、交接验收控制程序
仓储设备的产品安装
客户订购的仓储设备,生产部制造完毕,经质检部检验合格后才能发运。
生产部按合同要求把产品发送至客户指定地点。生产部安装人员到客户指定地点对产品进行安装和调试。
交接验收
当合同要求时,生产部安装人员对安装完毕的产品进行交接验收,提供实测数据,并填写《货架安装验收单》。
交接验收完成后请客户在交接单上签字确认,如客户提出疑问或安装质量不符合验收标准,由安装人员进行调整,直至通过验收为止。
f、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
纠正措施
公司内发生不合格品的处置技术部根据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》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,确认不合格,填写《不合格品通知单》并向责任部门发出。
技术部门根据不合格的实际情况,填写《纠正措施报告》向实施者发出,作好记录,并由质检员确认实施情况。将实施记录交付生产副总,由内审员进行效果确认。对分承包方不合格引起的纠正措施由供应部、生产部按《分承包方评定程序》执行。其他发现的不合格,由各部门负责人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,纠正措施记录于《纠正措施报告书》。内部质量体系中的纠正措施,按《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》执行。顾客提出不合格,由销售部通知技术部接受投诉,填写《纠正措施报告书》,立即通知各相关部门,采取相应纠正措施。统计技术中发现的主要不合格,由技术部填写《纠正措施报告书》,交由相关职能部门采取纠正措施,内审员进行效果确认。
预防措施
正确使用各种正当的信息来源,以发现、分析、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,信息来源包括:采购过程、生产过程、服务过程以及公司内部信息、市场顾客的信息等等。各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,利用各种信息资料,如市场、顾客、同行业的信息等,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,发现、分析、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,并填写《预防措施报告书》。内审员对预防措施实施的结果进行确认,并在《预防措施报告书》上作好记录。
Copyrights@货架厂